原创娇娇妈育儿圈
很多宝妈私信我问:孩子缺少自信、很胆小怎么办?
我身边也会有宝妈朋友跟我说,孩子明明能力很好,但是遇到事情总是说“我不行”、“我不敢”、“我不会”,连试都不敢试就退缩不前孩子为什么会这样?
李玫瑾老师说过: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滞后的,当你发现的时候,其实问题早就出现了。
如果孩子表现出不敢表达、不敢表现、不敢尝试的现象,很可能是在之前的养育过程中受到了某些影响。
孩子总说“我不行”、“我不敢”,多半是“3种原因”导致
一、很少得到夸奖
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甚至从未得到过夸奖,做事情总是被批评、嫌弃,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,表现得很自卑,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、不敢展示自己的能力。
而面对挑战的时候,孩子也会下意识的觉得自己不行、做不到,而且害怕结果不好会被批评,产生逃避的想法,干脆躲着说不行、不敢、不会。
二、抗挫折能力比较差
还有些孩子抗挫折能力比较差,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就会一蹶不振,而这种失败、困难的经历和记忆让孩子感到无法接受,孩子也会本能的逃避挑战、逃避失败,很难再有直面挑战的勇气。
三、想象力带来的恐惧
不过,恐惧是每个人都有的,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塞尔玛·弗雷伯格说:
“没有任何养育方法可以让孩子完全体验不到焦虑。人类发展的每个阶段,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伤害和危险。许多恐惧都无法避免,而且,也无须避免。”
所以也有一些孩子被养育的很好,但是也难免会有恐惧的时候,大多数情况这种恐惧来自于未知和想象力。
像《新生日记》中刘璇准备让大儿子雄赳赳单独一个房间,在收拾房间的时候雄赳赳发现了一个装饰品,就问:“这是仙人掌吗?”刘璇就解释:“这个是水晶石,很坚硬的石头,碰到之后会流血。”
结果雄赳赳一听,立刻觉得这个石头很可怕,不仅自己躲得远远的,还拉着妈妈不让她靠近。
这就是因为小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,大人的一句话就能让他浮想联翩,而且因为孩子理解能力不太好,还很容易想偏、想错,陷入恐惧中。